老旧厂房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印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未来的希望。近日,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宁产投集团)在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原南宁机械厂)举办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启动-客户签约仪式。记者了解到,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预计明年投入运营,在保留老厂房历史韵味的同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项目升级效果展示。
南宁机械厂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尧路,早期生产的高峰柴油机、金田摩托车有口皆碑。近日,记者来到南宁机械厂看到,红砖老厂房里隐藏着几家装修别致的咖啡店,每一家店铺的装修既保留了老厂房的韵味,又有新潮流的特色,旧工业风与现代创意在此互相碰撞。
当天,多家企业在活动上签约进驻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涉及体育、餐饮、影院等产业。据悉,项目一期计划2025年1月开工建设,对现有建筑进行升级改建,主要建设综合球馆,打造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及酒店等业态;二期计划2025年2月开工建设,拆除旧有建筑,新建游泳馆、体育馆、影院及宴会厅等休闲娱乐业态,建成后预计人流量可达每天20000人次。今后,市民可以在这里乐享体育运动的快乐,看电影品美食,感受工业文化的魅力。
项目升级效果展示。
“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厂区空间条件与既有建筑,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建设与改造,将原厂区的独特记忆重现于广大市民面前。”南宁产投桂超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威介绍,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预计明年10月投入运营。
项目升级效果展示。
据悉,南宁产投体育创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用地约21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4.77万平方米。将打造集“体育产业制造+研发+工业历史展示”为一体的体育创新产业园,有效利用厂区空间条件与现状建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建设改造。园区将划分为体育产业区、商业服务区、产业综合配套区三大功能区,引进体育运动器械、体育用品等生产制造研发,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推动南宁“体育+工业”新业态发展。
记者了解到,南宁产投集团将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多措并举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有效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廖欣 (南宁产投集团供图)
编辑 | 高纬
校对 | 韦一璞
责编 | 刘晓婧

审核 | 农春雨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采样了112批次样品球类、球拍和跳绳等体育用品,发现30批次产品不符合参考标准要求,不符合率为26.8%。当中主要的不符合项目均为增塑剂,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的200倍以上。这一检测再将体育用品里的增塑剂问题抛到了舆论风口上。
所谓增塑剂,也称塑化剂,是一种用于提升塑料柔韧性的化学物质,日常多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儿童玩具等领域。但经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过量增塑剂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
这也是为何在体育用品中检测出超量增塑剂,会令大众如此担忧。增塑剂主要以口腔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这三个途径进入人体,而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无疑会大量使用体育用品,并且多是皮肤直接接触❤️。如果这其中增塑剂大量超标,那么对青少年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既然过量增塑剂危害如此之大,为何企业敢在生产体育用品时使用过量增塑剂,市场监管部门又如何批准这类产品流出市场呢?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体育用品在生产时对增塑剂的使用并没有强制性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在检测中只提到“参考标准”。
在儿童类产品里,对于增塑剂并不缺乏相应国家标准。比如《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就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然而体育用品中,限量要求目前仍是空白。

伴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体育成为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青少年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长、频率都有着显著提高。今年9月,教育部曾表示,要求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那么青少年接触过量增塑剂的时长也将随之增加。这也使得人民群众对体育用品增塑剂含量标准的完善愈发急切。
目前,有一些标准制定也已经提上日程。比如近日就有相关部门专门对跳绳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进行了限量要求,并有望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相信其他主流体育用品的标准也将逐步覆盖,以确保体育用品安全无虞,让青少年健康成长。